摧残青少年的“上帝之子”
“上帝之子” (Children of God),是流窜在美国和世界不少地方的一个美国邪教组织,由其创始人大卫·B·伯格(也称摩西·大卫·伯格)在1968年创立。这个邪教组织专门宣扬性乱和世界末日论,并认为唯有该组织是真正的基督教组织,其他组织都是假的。在1986年,该组织改名为“家庭”或“爱情之家”。此前,在香港和东南亚地区,它还称作“上帝的儿女”。
大卫·伯格其人
大卫·伯格于1919年出生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他的祖父约翰·林肯·布兰特曾经是个卫公理会牧师。布兰特在对他的信徒布道时说:基督徒们“担负的一项紧急的任务就是为上帝争取信徒”。
大卫的父亲是“基督的信徒”组织中的一位牧师,后来因为编造了“神授予他们进行治愈”的使命而同他的妻子一道被开除出这一组织。在被开除后,他们两人到了迈阿密,参加了那里的“基督和传教士联盟”,这个组织本身存在不少问题。
大卫·伯格在父亲的熏陶下也逐渐成了一名牧师。1944年,他与珍·米勒结婚。由于他渐渐地对“基督和传教士联盟”的领导和该组织中的活动方式感到不满,后来被派到位于亚利桑那州的溪谷农场传教。在传教过程中,他“激进”的布道思想与当地教派头目的想法产生矛盾,因此,他被解除了在当地教派布道的职务。此后,他便带着全家四处游荡,四处传教。
1954年,大卫·伯格来到洛杉矶,遇到了开“灵魂诊所”的福莱德·乔丹。与乔丹接触后,他意识到,可以像乔丹那样在迈阿密建立一个分支机构,恢复从前那种福音派的传教活动。
有了这种思想后,他伙同家人建立了一个称为“佛罗里达灵魂诊所”的传教学校。由于他用强制、激进的手法传播他的教义,这个学校不久便被当地政府取缔了,他的全家也随之被赶出了城。但他并不死心,又举家返城两次。在被驱逐期间,他和全家暂住在乔丹设在德克萨斯州的诊所内。在第二次被驱逐后,他们在全国漫游,传播邪教,同时靠别人的施舍为生。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孩子也日异沉迷于邪教教义,并最终在福音派教堂演唱,并自称是“献身基督的少年”(又称“基督少年会”)。
1964年,大卫·伯格举家回到德克萨斯不久,他的母亲来看他,并告诉他,她收到了一个预言。这个预言警告说,世界的末日快到了,而且反基督的时代即将来临。她告诉大卫·伯格,“甚至现在天空中有红色的警告,还有黑色。这些黑色和云彩在一起。而这些云彩正是为大的骚乱而集结在一起的。这种骚乱几乎降临在你的头上了。”
大卫·伯格于是重温了《圣经》中关于世界末日的说教,并且相信,世界末日会最终降临人们的头上,因为人类有毁坏世界的技术和方法。
“上帝之子”正式成立
1967年,大卫·伯格全家搬到加利福尼亚亨廷顿海滩,与他的母亲住在一起。次年,其母亲去世时,他已成为“少年挑战”组织在当地的首领了。为了达到向所谓的旧制度宣战的目的,他和家人于是采取了行动——接管了由“少年挑战”组织开的一家福音教派的咖啡屋。他们把这个咖啡屋作为吸收新成员的重要场所,并开始在那里实行系统的扩张组织成员的工作。
他们首先把注意力放在那些逃学和反文化的青年人身上。他们以在非教堂中组织听音乐和提供食品的方式,把那些男女青年吸引到他们开的咖啡屋中。或把他们召集在海滩边,让他的家人为他们布道。
在这种背景下,大卫·伯格向那些对圣经教感兴趣的人宣讲《圣经》,其中讲到魔鬼“制度”的腐化,而这种腐化的“制度”正在世界各地包围着人们。他还把他自己与现存的结构,特别是教会组织结合在一起,并对年轻人发布指示,鼓励他们为耶稣献身,并且全身心地脱离世界各种机构。
在60年代,曾出现过“耶稣迷”的运动。这个运动是嬉皮士远东的副产品。他们中间大多数人来自中产阶级家庭,对现时社会不满,思想上和观念上非常激进。看问题容易走极端。由于对社会不满,有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人因而走上了吸毒之路,或者接受了基督教原教旨主义的思想,相信上帝是万能的,终有一天会降临尘世。
嬉皮士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不仅存在于青少年中,也出现在成年人中。他们追求一种新的、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因而在服饰、发型等方面标新立异。男的穿花衣服、喇叭裤,有的不穿皮鞋,穿拖鞋;女的穿超短裙、著比基尼泳装;男的留长发,女的剪短发。牛仔裤则是男女皆宜的穿著。有些男人涂口红……。
嬉皮士中流行吸毒,不拘年龄大小,都希望在毒品中寻求美妙的幻境或得到兴奋。摇滚乐强烈的震撼,披头散发的扭摆,鼓吹群居生活的歌词,都激起嬉皮士的狂热。这种时尚在越南战争时期,由于青年中蔓延着反战思想,一时间嬉皮士文化大为盛行。嬉皮士的消极、颓废情绪,危及了传统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同时也是对贪婪的垄断资产阶级扩张主义的抗议。
然而,嬉皮士所表现的是对现实生活中他们看不惯的东西的一种无奈,思想是消极的,大卫·伯格的教派便利用了他们自行其是、对世界悲观、放荡不羁、逆传统而行等做法,迎合他们。一些基督教福音派宗教组织企图让嬉皮士青年皈依宗教,而大卫·伯格的做法则不同。他领导的“上帝之子”利用了这些人青年人的幼稚和反叛情绪,先是在生活习惯上与他们融为一体,留长发、穿奇装异服,然后在自办的咖啡屋中备有乐队,并以提供免费的食品的方式吸引青年人入会。他的组织迎合嬉皮士们反对现存意识形态的做法,把反文化的思想融入他们的组织之中。大卫·伯格认为,破坏性是人生来固有的。他鼓励那些可能会信他的话的人成为长期的信徒,同他住在一起,把全身心都奉献给基督。
同年,大卫·伯格预言加利福尼亚要发生大地震,在地震时,会进行末日大审判。他说,加利福尼亚这个罪恶之地将会由于邪恶而毁灭。他模仿《圣经》中摩西的做法,带着包括家属和亲信在内的50余人,分别乘坐几辆大卡车,慌忙逃离加州。然而,假的必定是假的,大地震并没有发生。但大卫·伯格在撒谎后不以为然,继续从事邪教活动。他带着众信徒在美国流浪了8个多月。由于一位记者在报道他们的宗教活动后,称他们颇像“上帝之子”,于是,大卫·伯格便沿用了这个名称,正式成立了“上帝之子”这个邪教组织。
“上帝之子”严密的组织
“上帝之子”有一套严密的组织。在成员内部,最高机构称为“皇室”。但是对外,则称为“世界服务中心”。伯格自封为“国皇”和“神”。该组织中等级制度非常严密。在“皇室”下设有参谋、首相、部长、总监督、监督、总区牧、区牧以及牧长。最基层的组织是“家庭”。每个“家庭”都有负责人,称为“牧长”。“家庭”与“家庭”之间经常组织活动,他们相互探望,并组织聚会。如每3个月,在同一地区的几个“家庭”的成员就要聚集在一起,有时还举行区域性的和全球性的活动。
大卫·伯格对“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实行非常严密的控制,并对其一举一动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比如,每个“家庭”成员都要按时起床,按时用餐。在吃早饭时,也有人念《圣经》。家务事是分工做的,如有的专门看孩子。在“家庭”中,母亲不管自己的孩子,孩子由专人看管。
在“家庭”中,只许看电视中的政治新闻,如战争、暗杀、枪击等,以示世界末日的到来。电视节目是限制看的,由“牧长”有选择地录像后,才给“家庭”成员看。内容主要是反对美国的片子和关于《圣经》的故事。
在“家庭”中,人人均无隐私可言,一切活动都是集体的行动,如一起学大卫·伯格写的“摩西书信”,相互交流学习心得,然后还要向牧长汇报。他们外出传教也是成群结队。晚上睡觉前,还要读《圣经》或“摩西书信”。从来没有什么人身自由。
在“家庭”之上是“殖民地”。伯格通过总部控制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成员。他定期发放的“摩西书信”就是控制成员的最好方法。
该组织还有自己的电台、音乐、计算机部、传教部、录像部等机构,装门面,从事传播邪恶的观念,以麻痹不知情的人。该组织经常在以“家庭”为核心的地方组织所谓的“联谊”活动,或是在酒吧开演唱会,吸引无家可归、穷途潦倒的青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