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荟萃 > 正文

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挽救邪教成员

2016-07-13 09:09 来源: 凯风网

  挽救邪教成员需要心理学理论做指导,笔者介绍一下如何运用心理学知识对邪教人员进行挽救。

 一、抓住内驱力,搞清邪教人员信教的目的和动机

心理学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向上向好的内驱力。如果转化者在初一见面就能抓住被转化者的正性细节,先进行肯定赞美,就会取得被转化者的信任,使接下来的交谈容易进行。例如,笔者在见到一位衣着整洁,浑身上下干净利落的王姓女邪教信徒时,会赞美她一定是一位善于持家,喜欢干净的人,顺便问一下周围人对她的这一优点怎么看。这样,该女性的得到了肯定的信息,心理戒备放松下来,自然而然谈起了周围人对她赞美的看法。此时,顺便问她,你这样优秀怎么会和邪教有联系呢?邪教人员就会讲出实情,就摸清了邪教人员信教的目的动机。邪教人员信教的动机,无非有以下几种:祛病赶鬼保健康;祈求福安家人好;终极享乐上天堂;半途放弃怕报应。搞清邪教人员的动机后,就能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一一戳穿邪教教义的谬误,引导邪教徒理性回归。

 二、纠正心理误区,提升鉴别力,击破祛病逐魔的鬼话

邪教人员之所以能相信邪教教义,是因为在心理认识上走入了误区。邪教人员的心理误区,要区分情况,区别对待。对于因病信教的教徒,要教会他们区别对待病症。要告诉他们:某些心因性的疾病,例如生气导致的胸闷气短等,信教最初的教人祷告、做善事、理解别人等会对病情有所缓解,但不见得能彻底治好。而某些器质性疾病,如肿瘤、肝炎等疾病,祷告求神是不起作用的。例如:笔者在转化工作中曾遇到一位赵姓妈妈,她性子急,凡事追求完美,老公是个慢性子,为此,两人常常生气。她的儿子6岁时出了车祸,大脑严重创伤,生活不能自理。当妈妈的心疼儿子,在求医无果后,有位邪教徒告诉她加入“门徒会”,天天祷告,不和人吵架,理解别人做善事可以治好她儿子的病。这位赵姓妈妈为儿子治病心切,加入了“门徒会”,但她不知道“门徒会”是邪教。确实,因为降低了对老公和周围人的期望与要求,她与他们的关系得到了改善,她的情绪得到了缓解,但儿子的病丝毫没有缓解,反而更加严重了。经过辩证解释,该女士明白了要辩证看待疾病的方法,也开始反省自己。针对某些教徒要上天堂的想法,就问她:天堂里是什么样?她会说:天堂里一家人和和睦睦,衣食无忧。再问:你现在和家人在一起吗?一家人快乐吗?你缺少衣食吗?被转化者就会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就在天堂。

 三、运用理性情绪疗法,改变被挽救者者的错误认知

理性情绪疗法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创立的。他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因此又叫ABC理论。指的是人们对同一件事产生的认知有时是正确的,有时是错误的。被转化者往往产生错误认知,导致误入歧途,不能自拔,轻则延误病情,财产受损,重则命丧黄泉,家庭破碎。例如门徒会第三任头目陈世荣供述:一位信徒的臀部长了一个火疖子,由于相信门徒会邪教教义有病不求医,祷告就会好,结果由于延误时间伤口感染而死。还有一位经商的门徒会信徒,在做生意时,完全不考虑地理位置、人流量、商品质量、周围人群的需求等等,只一味求神祷告,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这就需要转化者运用心理学知识中的理性情绪疗法,帮助被转化者找到其非理性的想法,从而击败邪教教义的谎言,也就避免产生坏的结果,更好更早的转化邪教教徒,且不容易出现邪教教徒反复信邪教的情况。

 四、使用心理学量表,检测化解邪教人员担心遭报应的焦虑

有些痴迷邪教时间长的受害害,害怕放弃邪教会遭到“惩罚报应”,产生强烈的焦虑担忧情绪。有焦虑情绪也不敢告诉家人,埋在内心深处,坐卧不安,当有邪教人员再次联络时,容易重蹈覆辙。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对信徒适当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检测他们内心的焦虑程度,根据程度深浅,做不同的心理疏导。比如,吴女士因为害怕被邪教报复每天睡不好觉,整晚失眠,头晕头痛,她觉得自己被“神”诅咒了。我先给她讲了一些身边真实的例子,让她明白一切所谓的“可怕后果”,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的一种心理暗示,也就是自己吓自己,其实什么都不会发生。经过一番疏导后,吴女士的睡眠又回来了,头自然也不疼了,身体好了,自然也不相信什么”神”的诅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