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荟萃 > 正文

彭州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创新建立未成年人保护机制进一步健全社会治理体系

2019-12-11 09:09 来源: 反邪教之窗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形势日益严峻,呈现犯罪年龄低龄化、违法情形集中化、分布地区农村化等特点。为解决未成年人涉罪和背后深层次社会问题,彭州市检察院充分延伸职能,致力构建多元化、专业化的未成年人保护综合体系,推动和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全面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惩防结合,构建未成年人权益综合保护机制


 

建立专业化办案机制。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建设未成年人检察专门办案区的要求,建成集办公、办案和法治教育为一体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专区,选派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女性检察官组建专业化办案组,并定期接受业务能力、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培训,确保未成年人保护的环境硬件、人才软件“双过硬”。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把教育、感化、挽救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办理涉罪未成年人案件时,对轻微犯罪未成年人坚持依法从宽处理,今年以来不起诉(含附条件不起诉)涉罪未成年人11人,诉前非羁押率从60%上升到87.5%,以司法亮光唤醒涉罪未成年人的忏悔意识更好地促成其改过自新、回归社会。


 

强化重点领域监督管理。聚焦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食品药品、娱乐场所、毒品犯罪等重点领域,坚持刑事、民事一体化保护,探索涉未行政执法监督、公益诉讼等工作。联合彭州市综合执法局、彭州市市场监管局、彭州市教育局等对全市中小学校外包食堂、幼儿园食堂进行专项检查,发出10份检察建议,督促整改多家学校食堂无证经营、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督促查处容留未成年人上网的违规网吧6家,吊销营业执照1家。对全市876名校外培训机构教师进行了资质查询,实现了校外培训机构人员“全覆盖”。依法向彭州市公安局发出检察建议,要求重点整治在社区、学校附近售卖吸毒工具的小卖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推动社会有效治理。


 

注重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保护。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数量大、遭受犯罪侵害比例高、监护缺失等突出问题,彭州市检察院深入村镇、社区调研,明确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特殊保护,点对点开展安全和防侵害教育,帮助提升自我保护意识,解决留守儿童监护缺失、易受侵害等问题。建立监护困境一站式救助机制,即对监护缺失的未成年被害人提供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心理康复治疗和司法救助等一系列综合救助。近三年,共实施帮助14人次,对困境儿童发放司法救助金共计21万余元,使被帮助的未成年被害人重拾生活信心。


 

聚焦重点,完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体系


 

探索涉罪未成年人精准帮教机制。综合运用法律监督、犯罪预防、行为矫治、未成年人权益维护等职能,从涉罪未成年人自身、家庭和学校多方面入手,量身开展精准帮教。三年来共帮教未成年人及问题家庭49人,从源头上解决未成年人生活环境及家庭问题。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强制亲职教育”,用司法权对监护权进行适度干预,帮教罪错未成年人及背后的“问题家庭”,形成了“强制亲职教育彭州模式”,工作经验被全省推广。办理的“雷某某受监护侵害法律监督案”获评“全省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典型案例”。


 

建立高危未成年人临界预防机制。针对社会反映强烈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低龄化问题,在彭州市范围内创新试点“高危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前移干预节点,将已表现出犯罪危险特征的未成年人纳入司法视野,通过早介入、早预防、早帮教、早矫治,阻止其向犯罪人演变。与彭州市公安局、彭州市教育局、彭州市妇联等14个成员单位会签《彭州市开展高危未成年人临界预防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通过该合作机制对全市高危未成年人全面开展调查,详细掌握实情,并联合开展预防工作。已通过旁听庭审、专家辅导、关爱帮助等方式成功对18名高危未成年人开展帮教,其中已帮助流浪儿童周某某重返校园,并瓦解以高某某为首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团伙。


 

构建体系化校园法治教育基地。督促教育部门落实“一号检察建议”,与彭州市教育局联合出台《关于校内从业人员犯罪档案查询的暂行办法》,严把教职工“入口关”,禁止有犯罪前科的人员在校内工作,进一步从源头筑牢了未成年人保护的“防火墙”。与彭州市教育局建立检校合作长效机制,院领导班子成员分别担任8所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组建一支专业化检察官讲师团队,走进彭州市54所中小学全面开展预防校园暴力、防止性侵害、远离毒品、一般自护等针对性法治教育课,截止目前,“检察官进校园”法治巡讲100余场,受教育学生、家长达2万余人次,巡讲学校覆盖率达100%。


 

齐抓共管,构建全方位未成年人社会帮护机制


 

强化司法机关协作共护。认真落实涉罪未成年人“捕、诉、监、防”一体化办案模式,加强与彭州市公安局、彭州市法院、彭州市司法局协作,从前端、中端、后端全面开展帮教工作。前端提前介入,引导公安机关及时准确地固定证据;中端监督法院审判,确保轻重适宜;后端监督司法局对涉罪未成年人的社会矫正,今年对3名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开展了监督。推进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各部门全面实施,有效保障了涉罪未成年人今后的就学、就业不受影响,形成了司法部门协同保护合力。


 

强化政府部门协同参与。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参与的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分别与彭州市教育局建立检校共建合作机制,与彭州市委政法委建立司法救助便捷工作方式、与彭州市司法局建立法律援助全覆盖机制、与彭州市民政局建立困难救助等机制。与彭州市妇联携手建立的共同帮护机制,筛选有能力、有品德、有热情的“爱心妈妈”提供志愿服务,针对有特殊困难的5名未成年人,安排“爱心妈妈”实施一对一帮护,做到“上学有人教,回家有人管”。通过建立综合合作机制,解决未成年人就学、生活及今后的就业问题等实际困难。三年来,已有44名接受帮护的未成年人走上工作岗位,能够自食其力地适应社会生活,真正实现挽救一个孩子,帮扶一个家庭。


 

强化社会力量协同帮助。与社会志愿组织、工读学校、社会心理辅导机构等建立深度合作模式。以强制亲职教育、高危未成年人临界预防试点工作为依托,邀请心理学、教育学专家对监护缺失的未成年人及监护人开展强制亲职教育。截至目前,已开展强制亲职教育69次,对14名未成年人开展心理疏导23次,帮助克服了心理问题。同时,通过委托成都新空间司法社工开展社会调查,提升彭州市社会调查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参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