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荟萃 > 正文

成都:持续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提高“辨识度”让群众法治获得感更强

2019-05-24 09:09 来源: 反邪教之窗

     

成都市郫都区安德街道公共法律服务站内,工作人员在耐心回答群众的法律咨询

成都市温江区司法局和盛司法所

     

新津县司法所普兴司法所

 

今年4月3日,成都市青年路商圈,某酒店因大厅和店招使用权与业主发生纠纷,双方闹到了派出所。接警后,成都市公安局锦江区分局人民东路派出所民警第一时间邀请盐市口司法所参与该案调解。调解过程中,司法所工作人员和调解员一方面帮助当事双方厘清法定责任,一方面向双方宣讲《物权法》等相关法规条款,最终成功促使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临别时,纠纷双方当事人握着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手说:“没想到司法所也能调解纠纷,以后有事我们就找司法所。”

 

曾经,因司法所建设滞后,队伍建设薄弱,司法所“辨识度”不高,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而今,这些现象在成都市逐渐消失。

 

近年来,成都市司法局始终把司法所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规范建设,率先实现硬件“五统一”,软件“三规范”;一手抓服务创新,创新推出“司法所·148”工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的指导意见》,促进工作再提升。

 

■“辨识度”提高 群众找司法所更容易

 

来到成都市温江区和盛镇,记者沿着指路牌、灯箱标识,很容易就找到了和盛司法所。拾阶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白底蓝字的司法行政门头和分挂大门左右的温江区和盛司法所、温江区和盛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吊牌及以司法行政背景墙为主体的宽畅明亮的接待受理大厅。在这座有三层楼、总面积达340余平方米的司法所内,不仅办公室、社区矫正室、调解室、法律援助室、监控室、档案室等一应俱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档案材料规范完备,还建立了在监服刑人员家属远程探视系统、人民调解远程调解系统,配备了社区矫正智能机器人。在这里,群众不用多跑路,就能享受到全流程、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

 

和盛司法所只是成都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成都市司法局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坚持司法所和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同步融合建设,硬件实现“五统一”,即统一名称、统一功能、统一设施、统一标识、统一用色;软件实现“三规范”,即规范所务、规范业务、规范文书;同时,探索推广“互联网+法律服务”、远程探视、语音识别等前沿信息技术,以及在线咨询解答、法律服务指引、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服务事项办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网络平台,引领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截至目前,成都全市375个司法所中已建成规范化司法所343个,其中,省级规范化司法所158个。独立的办公用房、统一的标志标牌、合理的功能区域划分、标准化的服务清单……这些已经成为了规范化司法所最基本的配置,让司法所的“辨识度”有了明显提高。2018年7月8日、9月16日,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先后两次来成都,实地考察了新津县司法局普兴司法所、温江区司法局和盛司法所、都江堰市司法局银杏司法所,对成都在推进司法所建设所作的努力,给予了“思想认识到位、执行力强、贯彻落实快,工作成效显著”的肯定。成都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国司法所工作会议在成都召开以来,全国各省市司法厅(局)到成都参观交流司法所建设的团队络绎不绝。

 

 ■公共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群众更有“获得感”

 

“您好,需要法律咨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还是其他服务?”每当有来访者,成都市温江区和盛司法所司法助理员王灵总会面带笑容地进行询问。“群众有与法律相关的需求,我们这里都可以用规范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一站式服务。”王灵告诉记者。

 

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初衷。成都市司法局将司法所和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的职能进行了有效整合,积极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全面提升司法所履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新津县司法局普兴司法所组织律师、乡贤等社会力量,搭建“廊桥夜话”“聊天夜谈”等交流载体,围绕“两园一区”“一心三片”乡村振兴等发展战略选聘专业法律顾问。温江区司法局和盛司法所融入“互联网+”理念,采取线下面对面服务与线上点对点服务相结合的模式,为群众提供全流程、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都江堰市司法局银杏司法所结合辖区学校多、青少年维权事宜多的实际,开展了“两礼、一室、一行动”。

 

据统计,2018年以来,成都全市375个基层司法所为基层党委、政府建言献策3995条,被采纳2996条,参与调解重大、疑难、复杂民间纠纷5359件,解答法律咨询58905人次,参与调处化解各种矛盾纠纷8038件,开展法治宣传教育15164场次,协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591件。

 

如今,在成都,司法所已成为群众家门口的“法律超市”,提供有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政策咨询等诸多服务,人民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也基本上触手可及。

 

■明确职能任务 营造全社会良好法治氛围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重点在基层。承担着前端培育与预防、中端治理与调解、后端惩戒与矫治的司法所正是基层政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所不仅是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第一道防线,还是普法依法治理的一线阵地,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司法所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提升司法所工作水平,今年5月7日,成都市司法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实际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立足职能定位,把司法所打造成基层法治建设的基础平台、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一线平台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综合平台,努力提升司法所服务质效。要以“一个目标”为中心,夯实司法行政基层基础;以“四项职能”为核心,助推基层法治建设;以“八大任务”为重点,助力基层社会治理。“一个目标”就是把司法所打造成基层法治建设的基础平台、基层公共法律服务的一线平台和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的综合平台。“四项职能”就是开展基层治理法治创建、统筹服务司法为民、改革创新调解升级、智能监管刑罚执行。“八大任务”就是专注中心服务大局、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精准服务惠民利民、普法宣传依法治理、强化监管重树新人、帮扶教育融入社会、一所一品特色创建和信息e+智慧司法。

 

近日,记者从成都市司法局了解到,今年年底前,成都全市375个基层司法所将全部建成规范化司法所。“随着全市司法所建设的进一步规范化,以及‘司法所·148’工作新路径进一步创新,我市各基层司法所在服务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法治建设、参与社会治理中的‘一线窗口’的职能作用也越来越明显。”成都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