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荟萃 > 正文

邪教信徒不健康心理因素分析

2018-08-08 11:11 来源: 凯风网

内容提要:当代中国,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精神方面需求也不断提高。一些邪教组织却抓住改革开放这一社会变革期人们的一些心理需求,利用一些民众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使这部分民众不幸被其俘虏而成为邪教信众。本文试就这些邪教信众的基本心态进行分析,以心理学的视觉找到他们亲近和痴迷邪教的不健康心理因素,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一些矫治对策。

关键词:邪教信众 基本心态 心理因素 矫治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精神方面的需求也不断提高,一些邪教分子利用许多民众缺乏基本的宗教知识,不管正教邪教,是“教”就信的特点,打着宗教的幌子招徕、诱惑群众将邪教作为“宗教”加以信仰。不可否认,邪教的迷惑性和欺骗性是信众痴迷的诱因,但为什么绝大多数人都能看清邪教的丑恶嘴脸,而这些邪教信众却将其奉之为神明,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呢?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心态?怎样才能帮助他们尽快走出邪教的泥淖?本文试从当代我国邪教信众的不健康心理因素入手,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一、邪教信众不健康心理因素分析 

邪教信众痴迷邪教,固然有历史、社会、环境等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为什么面对同样的环境,只有少部分的人痴迷邪教而不能自拔呢?不可否认,邪教组织有意识的欺骗和精神控制是一个重要原因,但作为信众个体的不健康心理因素则是他们能被邪教组织利用而痴迷其中的主因。用许又新先生1988年提出的心理健康三标准[1]来对邪教信众进行研判,他们均不同程度存在不健康心理,不少人已出现不正常心理。在这里,笔者仅从心理学角度,就他们的不健康心理因素进行简单分析。

(一)认知歪曲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认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件的评价,对当前事件的解释,以及对未来发生事件的预期。心理学上讲“因人而异的认知世界”就是对于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看来很可能就不一样。例如,几个人上山,地质学家看到的只是岩石,植物学家看到只是花草树木,猎人看到的只是各种飞禽走兽。受社会经历、心理水平、个人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看问题出现差异是正常的。但由于受到邪教组织有目的的诱骗蛊惑,邪教信众认知表现出明显的歪曲,且痴迷愈深,歪曲愈重,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任意推断。在证据缺乏或不充分时草率地做出结论,并坚信此结论:“我没有什么用,他们都不喜欢我。”二是以偏概全。“现在这么多贪官,都是政府的错。”三是过度泛化。““法轮功”是好的,政府取缔了“法轮功”,所以政府不好,领导也坏。”四是夸大或缩小。对客观事件的意义做出歪曲的评价:“张三涉黑了,李四贪污了,领导没一个是好的。”五是极端思维。邪教信众中普遍存在非此即彼,要么全对,要么全错的观念,“师父是神,师父的言行全是对的,政府都是错的”。

(二)人格类型缺陷 

我国的一些人格心理学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探索建构中国人自己人格测验工具,利用本土化的价格工具CPAI(Chinese Personality Assessment Inventory),分别在1992年和2001年采集数据,研究中国人群体人格特征随社会快速变迁而发生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开放性、多样性人格特征的新一代中国人正在形成过程中。[2]而我国的邪教滋生和发展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这些邪教信众大多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迷失自己,经历挫折或失败、遇到困难和问题,心理往往变得非常脆弱,这些问题又难以得到排解,为了寻找心理慰藉而误入邪教。

心理学调查结果还显示,邪教信众往往会至少具有以下性格倾向中的某一、二项:一是具有偏执、强迫型人格倾向。这种人格倾向往往认知狭隘、偏执,无反向思维,易于被邪教组织的鼓吹所控制。二是具有分裂型人格倾向。这种人格倾向敏感于某种奇异的心理体验,思维习惯于任意联想,易于被邪教组织鼓吹的奇迹所吸引。三是具有癔症型人格倾向。这种人格倾向易受暗示,渴望得到注意和赞赏,好幻想,不习惯于理性逻辑思维,情绪化超出理性思维,易于用想象代替现实以满足心理需求。四是具有冲动型人格倾向。这种人格倾向易于爆发负性激情,行为有不可预测性,往往情绪激动极易发怒做事不计后果。五是具有神经质人格倾向。这种人格倾向不相信自己能驾驭生活,缺乏自信,盲目乞求他人帮助,自愿从属他人,缺乏这种依赖会有毁灭感和无助感。六是具有受施虐型人格倾向。这种人格倾向易于任人摆布、自轻自贱、屈从外力,甚至自我伤害、自我折磨,以放弃自己的人格尊严,以摧残自己的身心健康,牺牲亲人朋友的感情甚至生命等来换取权力、财富和社会认可,极易成为邪教攻击社会的工具。

(三)迷信心理作祟 

迷信的思想和行为在许多文化背景下都存在,并已有千年历史。迷信在现代社会有继续盛行的趋势,特别是对于邪教信徒而言,迷信心理是其痴迷邪教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一是迷信各类鬼神。信徒往往对各类鬼神十分迷信,将自身行为及生活中遇到的许多事情都与鬼神联系在一起。二是迷信各类“功能”。修炼可以出“功能”,可以使人“圆满”,各种各样的“功能”、“神迹”成为信徒迷信的重要对象。三是迷信邪教教主及教义。以“法轮功”为例,他们将李洪志吹捧到极高的地位,对“大法”无比敬仰,并视之为生命。他们不断“学法”并认为是生命的根源所在,行为中时刻以“大法”为指引,将错误百出的“大法”反复灌输在自己脑海当中,渐渐形成了强烈的依赖和迷信。四是对自身的迷信。信徒常常迷信自己是“神”,是拯救苍生的“救世主”,因而不断以“神”自居,不断“救度众生”。“全能神”就是打着“末日拯救”的旗号,引发了许多自恋者救治世人的共鸣,而甘愿为邪教宣传。

(四)心理需求使然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这五类需求依次递进,无论人们生活困苦还是优越,都离不开这些需求。邪教信众的种种心态,实质就是需求理论的具体化,而邪教正是利用了他们对需求认知上的偏差和欲望上的膨胀,满足或部分满足了他们的这些需求,从而使他们唯邪教之命是从。一是满足了生理需求。比如“全能神”的“公关”之术,就是专门利用女色男色拉拢人,并且把青少年、夫妻两地分居、丧偶、离异者作为重点目标;有的甚至还用摆“色情局”玩“仙人跳”的卑劣手段逼人入教;更有甚者,用女色勾引并伺机拍照,用照片当作把柄威胁人就范,接受邪教教义,直至为之驱使。二是满足了安全需求。邪教“全能神”宣称:“世界末日的时候,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都要死,只有三分之一信神的人才能活下来。这三分之一信神的人将拯救人类,使人类走上无争执、无贫穷的生活”。“全能神”散布世界末日的目的就是利用了人们对安全的需求,诱使其产生恐惧心理,从而,便能蛊惑人们“信“全能神”才能得救”,以“通往天堂的户口本”、“登上诺亚方舟的船票”等确保“安全”的假设来拉人入教。三是满足了社交需求。邪教用得最多的词不是“我”而是“我们”。李洪志在“讲法”中,随处可见“我们”一词,“我们学员……”、“我们弟子……”。当人们听到“我们”这个词的时候,易产生一种归属感,以为自己跟对方关系非常密切,从而造成一种被“关怀”的错觉。四是满足了尊严需求。马斯洛关于尊重的需求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利欲,这种需求很难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邪教信众或是贫病交加、事业不顺、生活窘迫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现实弱势群体”,或是精神寄托普遍缺失,心理状态极不健康,缺乏科学思想指导的“心理弱势群体”,普遍因缺乏“尊严感”而感到自卑。而此时邪教向他们“提供”了可以实现“尊严”的途径。邪教一方面给予教徒职务和特权,在其内部满足教徒的“地位”和“尊严”,如“全能神”组织采取“封官许愿”的方式,设定“祭祀”、“省长”、“区长”等“神职”,地位小的教徒对“上司”可谓是顶礼膜拜。这些“神官”更是拥有诸多特权,可大敛钱财,玩弄女性;另一方面,给教徒设定新的评价模式,使其陶醉于此,乐此不疲。如“法轮功”组织中,弟子讲究的是“威德”,评价的是对“师父”和组织的贡献,原本才智一般,在常人社会中得不到尊重的弟子,只要甘于为“法轮功”工作,就能得到弟子相互间的“尊重”。

二、转变邪教信众的心理矫治对策 

针对以上分析,在对邪教信众心理矫治过程中,就要重视分析其受邪教精神控制的时序和方法,找准突破口,多种方法并施,促其改变认识。结合笔者在教育转化中的实践,试归纳出以下几种方法。

(一)归正歪曲认知 

邪教大量、持续、长期对信众灌输单一信息、封闭其他信息,潜移默化地把信徒正常的认知转换为“邪教式”认知,根源是邪教的歪理邪说。因此,全面破解邪教的歪理邪说,是归正邪教信众歪曲认知的根本。一要系统剖析邪教“教规教义”。可采取系统讲授、课堂交流、作业辅导、个别谈话等多种方式,确保将邪教的主要思想和观点剖析清、批驳透,不留下死角。二要辨析清邪教和宗教的区别。比如对“全能神”信众,要辨清“全能神”和基督教的区别,对“法轮功”信众要辨清“法轮功”与佛教、气功等的区别,并辅之以宗教及邪教的基本常识等相关知识普及。三要注重事实教育。可用他们身边已转化人员现身说法,也可运用网络等媒体报道,以大量的、最新的、感性的事实,驳斥邪教谎言,揭穿邪教骗局,改变信众认知。四要普及相关知识。有针对性地普及一些宗教知识,医学保健知识,健康心态养成、心理暗示、精神控制等心理知识,哲学、历史、国情等知识,重点打开邪教信众的身体受益结和幻视幻听结。

(二)矫治邪教思维 

诱惑性、欺骗性的说教,干扰人的理解能力,造成思维混乱。个体思维一旦受阻,就会出现盲从,在外在思维的主导下,形成新的思维定式。新的思维的形成,意味着个体思维的丧失。邪教信众就是这样被蛊惑,形成了“邪教式”思维。在挽救他们的过程中,这种思维方式成了最大障碍,不改变它,任何的灌输与说教都很难被有效接受。在矫治邪教思维的工作中,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切入要自然,搭建非对抗沟通氛围。转化工作注定会造成双方的对抗,因此一定要真正平等的尊重对方,心存宽容,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真真切切地体现好心诚意,消除其对抗情绪。可选择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自然切入。二是关键话题要坚定,厘清邪教思维。在第一步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认知矫治,弱化其邪教思维方式,强化正常思维方式,促其醒悟,重点矫正他们邪教至上论、世界末日论、道德沦丧论、科学无用论、政府无能论等邪教思维,使他们分清什么是科学信念,什么是邪教信念,最终剥离邪教理念。三是置换邪教思维,建立科学认知。这一阶段要立的观点很多,主要的有:科学的健康理念、正确的道德观念、科学的世界观等方面。这一过程中重要的是培养正常情感,是一个灵魂“重塑”过程,重点是培养他们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核心是让他们情有所依,找到感情的寄托。

(三)矫治扭曲心态 

矫治邪教信众的扭曲心态,要从他们的心理问题入手,理解他们人生曾经历过的心理创伤和痛苦、内心有过的心理冲突、脱离邪教后被其他信徒的指责排斥以及家庭、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疏远不理解甚至被指责等现实心理冲突与矛盾,扎实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正确人格行为。行为理论强调,人格行为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根据该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强化原理,当个体做出一个行为后,给予积极强化会增加个体该行为的频率,再经反复强化使之固定下来。因此,可通过重建新的条件反射,强化学习正确行为,使原有病理惰性兴奋灶活动受到掏,消除邪教观念和动作。同时用新内容真实其被抽空的心理究竟,达到人格行为改造目的。二是给予人本主义关怀。据调查,不少邪教信众生活失意、工作不顺,家庭机能减弱,缺乏关爱,没有安全感。因此,营造和谐的社会关爱、家庭人际环境,建立相互依赖关系十分重要。在教育挽救中要尊重其本人的心理感受和最初“练功”时的虔诚动机,不否定他们的体验。尤其是在其邪教信念动摇时,积极消除其焦虑、烦躁、自责自罪感等,使之摆脱矛盾心理和敌对状态,体会到关爱,建立回归正常社会的欲望。三是培养正常情感。情无所依,为人冷漠、孤单、自卑,是邪教信众的一般特点,要让他们情有所依,找到感情的寄托,才可能有效巩固教育挽救成果。要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帮助其解决一些实际困难与问题。要以朋友的角度与其交流,主动交心谈心,使其能有一个固定的倾诉对象。要动员和引导邪教信众积极参加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选取针对性强普及性广的书籍供他们阅读,增强其自信心与自我分析判断能力。

(四)适当群体矫治 

群体矫治就是将部分邪教信众相对集中起来一起进行矫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易搭建良好沟通平台和易营造和谐工作氛围,使这些邪教信众心情放松,在互相对比,互相促进中向着良性思维、良性精神世界发展。其重点在于做好课程设置,组织好讨论交流和把集体辅导与单独交流有机结合等方面,这里不再进行深入探讨。

总之,邪教信众是一群心理上的病人,他们从生活中遇到困难,心中遇到疙瘩开始,出于各种各样的心态而加入邪教,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都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因此,我们要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用对待病人的态度对待他们,对他们以关爱关心体贴,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帮助他们脱离邪教,帮助他们对生活进行合理归因和科学认知,就一定能消除他们对邪教的迷信,帮助这些邪教信众回归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

注释: 

[1]许又新先生提出的心理健康三标准是:第一、体验标准,是指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为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第二、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人际关系和谐等)。第三、发展标准,着重对人的心理状况进行时间纵向(过去、现在与未来)考察分析(而前两种标准主要着眼于横向,考虑一个人的精神现状)。他同时强调,衡量心理健康时不能孤立地考虑,要把这三种标准联系起来综合考察。

[2] 首席医学网,《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城市现代化水平与中国人群体人格变化模式》。

参考文献: 

[1]陈青萍著,《精神控制论》,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

[2]廉永杰主编,《返本还原--“法轮功”习练者的转化与回归》,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编,《教育转化“法轮功”练习者材料汇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