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荟萃 > 正文

“从众效应”在心理矫治中的探索与实践

2018-04-18 09:09 来源: 凯风内蒙古

从众效应(conformity)是指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则,作出判断、形成印象的心理变化过程。这是指作为受众群体中的个体在信息接受中所采取的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和行为的对策倾向。  

从众效应是一种追随别人行为的常见的心理效应,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效应既包括思想上的从众,又包括行为上的从众。从众效应本身并无好坏之分,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但有时是消极的,如看到别人在公园摘花,自己也跟着去摘花。     

在对法轮功人员进行心理矫治的过程中,适时采取从众效应矫治办法,对帮助他们摆脱法轮功的精神控制、改变长期痴迷法轮功形成的偏执思维,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权威效应   

有这样一个实验:某高校举办一次特殊的活动,请德国化学家展示他最近发明的某种挥发性液体。德国化学家介绍说:“我最近研究出了一种强烈挥发性的液体,现在我要进行实验,看要用多长时间能从讲台挥发到全教室,凡闻到一点味道的,马上举手,我要计算时间。”说着,他打开了密封的瓶塞,让透明的液体挥发……不到2分钟,全体同学举起了手。此时,“化学家”一把扯下大胡子,拿掉墨镜,原来他是本校的德语老师。他笑着说:“我这里装的是蒸馏水!”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闻到气味,这里有“从众效应”的因素,更有“权威效应”的因素,人们总认为权威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服从他们会使自己有安全感。对生活中的权威效应也应该一分为二地去看,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某一领域、某一方面的权威,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认可的。因此,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权威的意见、观点绝大多数是正确的,这也是人们愿意接受权威人物观点的主要原因。   

在对法轮功人员进行心理矫治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权威效应”。反邪教志愿者面对的是对自己有一定成见的帮助对象,能赢得他们的信任、打开他们的心扉,客观上就需要这些志愿者不仅博学、善谈,更需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可能在思想方面暂时难以达成共识,但帮助对象从反邪教志愿者身上难以发现人格、道德方面的问题或缺陷。  

在法轮功的思想体系中,经常灌输修炼人比常人道德高尚这样的观念,很多法轮功人员自认为道德水平要高于反邪教志愿者。在心理矫治的过程中,反邪教志愿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帮助对象,反邪教志愿者的学识、人格的“权威效应”在慢慢的聚集而成。多数法轮功人员的转化,与反邪教志愿者在知识和道德方面的出色表现有直接关系。试想,一个道德水平、学识见解难以让法轮功人员佩服的反邪教志愿者,又怎么能赢得帮助对象的信任呢?又岂能奢谈改变他们的思想认识。  

在法轮功人员心目中,反邪教志愿者必须树立权威,得到他们的尊重,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的丰富学识、大量信息聚集产生“权威效应”。让法轮功人员认识到反邪教志愿者这样的常人比修炼人更高尚,甚至在短时间内对反邪教志愿者产生一种崇拜,这样就会形成良好的沟通,加快心理矫治的进程。  

2014年10月份,在内蒙古乌海市心理矫治中心,乌海市的法轮功人员杨某一直坚持练功打坐,并绝食绝水,不同反邪教志愿者交流。通过侧面了解,得知她痴迷法轮功的主要原因就是身体受益。当时采取讲课的方式,专门请一位懂气功的反邪教志愿者讲气功的医学疗效,入班的全部法轮功学员及工作人员全部参加,授课内容很多都是专门针对杨某所讲。杨某听得十分认真,下课后主动找授课老师进行交流,对这名老师十分崇拜,希望老师多讲一些,并提出向老师学习气功。在杨某的思想转变过程中,这名气功老师丰富的专业知识令杨某折服,成为杨某的心目中的权威。通过权威效应,杨某欣然接受了自己通过气功、体育锻炼和心理暗示使自己身体受益这样的科学理念,不再相信李洪志的“业力说”。    

二、典型效应   

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多种原因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自己行为合适性的信息。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找到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    

在对法轮功人员的心理矫治过程中,未转化人员转化的参照对象就是转化典型,这也是挽救法轮功痴迷者的一条重要经验和必要方法。很多转化典型用自己的坎坷经历、上当受骗的血泪教训、转化以后的重获新生,无可辩驳地告诉他们昔日的同修,继续修炼法轮功只能是不断地给自己、家庭和社会带来伤害,而修炼者自己必然一无所获。   

转化典型在帮助教育法轮功痴迷者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教育转化工作的不断开展,越来越多的转化典型加入到反邪教自愿者行列,典型效应的作用更加明显。特别是那些在某一个地区、单位被法轮功人员公认为“修得好的”痴迷者转化后,其典型效应会更加明显。   

三、压力效应   

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群体压力。任何群体均有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及相关的执行机制。对那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接纳、喜欢和优待;而对偏离者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   

在社会生活中,多数人实际上已有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个体从众性愈强,其偏离群体时产生的焦虑亦愈大,也就愈不容易偏离。从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看,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东方人较容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   

从国家1999年依法取缔法轮功以来,法轮功人员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已经由以前的一个群体分化为两个群体,即未转化群体和已经脱离法轮功的群体。在这两个群体中,未转化群体数量极少,无论同社会其他群体或者是已经脱离法轮功的群体比较,都属于“个体”。他们练习法轮功的压力很大,如何利用这种压力,促使他们尽快摆脱法轮功的精神控制,是心理矫治题中应有之义。   

在心理矫治中心,笔者多次使用了这种压力从众效应法开展帮教工作。如在内蒙古某监狱的一次心理矫治中,笔者在同一组刚转化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将某名痴迷者放入谈话组。在谈话过程中,笔者尽量启发刚转化人员谈自己转化的体会和感受,无论从思想认识还是人数比例,都给这名痴迷者形成较大的压力,在很短时间内,她就显示出了孤立无援的感觉。在从众效应的压力下,经过两天的时间,在我们没有单独做她工作的情况下,她就主动同那些刚转化人员进行沟通,期望融入到转化人员这个群体中。   

四、凝聚效应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凝聚力高的群体中的成员,群体认同感较强,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有密切的情感联系,又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自我要求。   

在心理矫治中心,每一名反邪教志愿者都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共同的目标就是挽救法轮功痴迷者。每一个个体对群体的支持度、个体作用发挥的最大化,构成这个群体的凝聚力。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愈高,个体面临的群体压力也越大,个体越容易产生从众行为。群体的凝聚力越大,对个体的吸引力越强,个体越容易从众。在一定范围内,个体从众行为的可能性随群体规模的增加而上升。    

乌海市行政拘留所的心理矫治中心对一名“门徒会”痴迷者进行心理矫治时,先后有几名干警和转化典型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对“门徒会”的认识,从多个方面瓦解“门徒会”对这名痴迷者的精神控制。这样一个目标一致、步调一致的群体对个体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和吸引力,心理矫治取得了成功。   

在采用从众效应进行心理矫治过程中,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真心从众,即,个体不仅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也相信群体的判断。这是一种表里一致的从众,行为与认知不存在冲突。还有一种是权宜从众,即个体外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附和群体的要求。   

因此,在采用从众效应进行心理矫治的过程中,要认真甄别,杜绝出现夹生饭,甚至蒙混过关的假转化。